新闻中心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参考-第4期

发布日期:2022.07.25 浏览量:

经济信息参考



(第4期)


编辑:王永男        战略投资中心      2022年7月9日




目 


一、政策动向

1.国常会:释放3000亿红利,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2.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3.国家发改委:重点聚焦三个领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4.山东省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

5.济南市:发布人才政策双30条

二、产业咨讯

1.一二线城市企稳回升,楼市整体回暖仍需信心恢复

2.国家加大汽车消费支持,预计增加相关消费约2000亿元

3.山东省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4.济南市发布《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

5.央行发文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

三、他山之石

科技产业龙头成为专精特新的神投手

四、专题解读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城投公司有何影响

附件:战投行业报告——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分析报告



一、政策动向

1.国务院印发六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

52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了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涉及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基本民生等方面。

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

52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种由国务院统一下到基层的会议,目的是为了让各方统一思想,知道红线都在哪里,知道优先级的顺序。

红线之一,是告诉各级政府,钱到底从哪里来,要保护谁。

今年的中央转移支付额度不会再变化,各省要各自努力,中央的财力主要用于推动减税,并推动之前定下的33项政策落地。地方政府想要解决缺钱的问题,就必须配合中央政府涵养税源,保护企业。中央政府划了红线,使得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务,就变成了“保1.5亿的市场主体,并把六保中原本排在第三的保市场主体,排在了保就业、保民生的前面。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1000万毕业生)和民生(物价)。

红线之二,是告诉大家,二季度的GDP的底线是多少。

底线,就是正增长。正增长相比于年初制定的全年5.5%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国务院并没有表示出一定要在二季度把经济增速拉起来,并表示经济增速低一点也可以接受。但是,国务院也明确说明了,如果经济滑出合理区间,想要拉回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更长的时间。原因是中小微企业不是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能砸出来的,一旦倒闭了就真的没了。

因此,在如何保经济的问题上,国务院非常务实,优先不在于保数字(5.5%GDP),而在于保数量(1.5亿市场主体),认为有了企业,就有了就业,有了就业就有了消费。也只有这么走,才能够切切实实稳住全国的经济大盘。

3.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5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推进产权规范交易,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支持兼并重组等其他盘活方式。要创造条件盘活存量资产,积极落实产权界定、手续办理等项目盘活条件,完善规划和用地用海政策,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项目收益水平,形成政策合力。要规范有序盘活存量资产,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公开透明确定交易价格,落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工安置等规定,提升专业机构合规履职能力,确保基础设施稳健运营,保障公共利益。

4.山东省出台第三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

52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发布2022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三批)》。第三批政策清单聚焦助企纾困和扩大需求两个方面,共22条政策,预计可新增减税降费157亿元。

其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共13条,主要内容包括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中型企业提前开展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允许部分市场主体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供销社、工会、人防等对外出租的房屋参照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统筹用好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业、民航运输业恢复发展等。积极扩大内外需求,共9条,主要内容是支持各市发放消费券,促进汽车、家电、信息、文旅、餐饮消费,扶持发展预制菜项目,以及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5.济南市发布6项楼市调控政策

522日、23日济南连发六条楼市适度调整政策具体包括:

一是不再将长清区、章丘区列入限购范围

二是将上市交易的限售条件,由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调整为限购区域内住房网签满2年可持证交易

三是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35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

四是支持养老及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济南市户籍家庭,限购区域内家庭住房总套数在两套及以下,有父母投亲养老情况并取得居住证6个月以上的,可在限购区域内增购商品住房1套;家庭有2个(含)以上子女的(子女已经取得本市户籍,其中至少1个未成年),可在限购区域内增购商品住房1套。

五是优化非济南市户籍家庭购房条件。非济南市户籍家庭在济南市限购区域内限购1套住房,在济南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由3年内连续2调整为2年内连续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购房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由6个月以上调整为3个月以上

六是优化个人购房信贷政策。经山东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通过,济南市户籍家庭在济南市限购区域内限购2套住房,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由60%调整至40%。济南市户籍家庭在济南市无住房的,无论此前有无贷款记录,购买住房申请贷款视为首套住房贷款。非济南市户籍家庭贷款首付比例由60%调整至30%

 

二、产业咨讯

1.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消费市场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达到307.6,是2017年的三倍多。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545GWh,其中,中国的规模超过了半壁江山。截至2021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世界10大锂电池厂家当中,中国占据6席。

2.住建部发布一批国家标准 10月1日起实施

住建部官网公布《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和《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等7条国家标准,全部自2022101日起实施。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山东省首单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成功发行

由济南城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济南泉城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的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渤海汇金济南城投泉城更新储架式租赁住房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获批,总规模35亿元。2022428日,首期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发行1.2亿元,期限18年,利率3.8%。它的成功发行,不仅是山东省首单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也是深交所首单单SPV租赁住房类REITs产品,更为山东省内住房租赁市场开展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起到重要示范作用,同时为未来发行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做了有益的探索。

4.发改委、能源局:研究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REITs试点支持范围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合理界定新能源绿色金融项目的信用评级标准和评估准入条件。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配额清缴抵销。

5.两部门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

6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通知指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此外要充分发挥独立储能技术优势提供辅助服务,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进一步支持用户侧储能发展,建立电网侧储能价格机制。

 

三、他山之石

成都产业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入新征程

成都产业集团是2017年改组成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的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现有“产业投资、产业地产、产业服务、产业金融”四大核心主业,主营业务包括重大产业和科创项目投资、产业功能区建设、大数据运营、现代供应链、小微金融服务等。为更好承担成都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成都产业集团坚持把服务城市战略、做强产业能级的一张蓝图绘就到底。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推动集团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型,探索与国有资本运营功能相匹配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管控模式,建立一套符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要求的现代管理体系。

一是以业务模式创新促战略支撑能力提升。重点围绕强化产业引领性投资功能,有效发挥“重产基金”作用,切实向“控股直投+基金投资的融合联动投资模式转型;以参与组建成都科创投集团为契机,构建高端科创资源导入+高品质科创空间+科创基金+运营服务四位一体导流机制、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同时构建业务协同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业务生态体系;通过产业+金融互促共进、高效联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

二是以运营模式创新促专业运作能力提升。重点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本回报水平,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不断探索“资金-资产-资本”转化机制,持续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通过股权带动、融资拉动、基金撬动等方式开展资本招商,与中国化学、深投控、四川金控等1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中日基金、海光服务器、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在更大范围运作资源、开拓市场。聚焦做专做强做大主业调整投资布局,打造一批战略协同、产业互补、错位发展的专业化企业。

三是以管理模式创新促市场竞争力提升。着力强化管理能力建设,构建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按照“集团总部资本层+下属专业化公司执行层架构,实行一主业一专业化公司布局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二三级专业化公司,夯实二三级企业对集团的主业支撑。深入推进两降两提(降负债、降成本、提效益、提能力)。强化债务和成本管控,实施全面预算和精细化管理,实施建安成本压减专项行动。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切实降低财务成本。建立全面风控体系。以内控体系建设为契机规范管理流程,以审计中心垂直化管理为方向推进审计改革,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风险防控机制。构筑数字竞争优势。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智慧化管理体系。

四是以激励模式创新促内生发展能力提升。始终遵循价值与贡献对等原则,坚定推进“以市场标准定薪酬、以业绩考核定收入”的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体系。对标同行业、同规模、同阶段企业市场薪酬标准进行工资改革,大幅提高绩效薪酬占比,科学精准设计薪酬制度、岗位价值评估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考核。完善集团“一企一策”考核指标体系,突出重大项目投资、产业转型升级、经营效率提升、二三级企业发展等考核重点。坚持“强激励”与“硬约束”相结合。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全面推进下属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建立股权激励、项目跟投、超额收益分配、市场化项目收益提成奖励、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和信息披露、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实现多维度量才、多手段激励、全方位约束相统一。

五是以治理模式创新促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强化政治赋能。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第一课程”“第一标尺”,建立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教育机制,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创新赋能。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推广性的党建品牌,切实让党建品牌成为党建工作的标杆、指引和载体。强化廉洁赋能。持续夯实“两个责任”,建立落实主责“不松手”、书记带头“不甩手”、整体联动“共携手”工作格局。强化人才赋能。突出功能定位和人岗相适,强化专业化能力建设,用好集团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库,为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资产达1358亿元,所有者权益552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A,是全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综合改革双百行动的市属国企,综合改革成效获评中企研2021年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在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中实现了与城市同成长共进步。

 

四、专题解读

建设统一大市场,地方国企需要关注四大关键词

20224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意见》在去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对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高质量发展制定的顶层制度设计,将给未来10年的中国带来重大变化。

Ø 文件出台的背景

现阶段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基于国外国内两方面因素考量:

其一,新冠疫情肆虐不断,中美贸易战恶果持续显现,俄乌冲突,全方位制裁、封锁令人警醒,客观上,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带来强烈冲击和挑战。加之,海外各国纷纷宣布与病毒共存,生产链逐步回到正轨,此前依赖中国产品的局面暂告一段落,出口形势愈加严峻。立足国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显得必然和迫切。

其二,国内市场大而不强,亟需升级提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我国有14亿人口,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但国内居民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市场对经济拉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闭小循环滞阻了市场要素的高效流通,比如劳动力流动问题,目前国内劳动力跨区域、跨省市流动已经很普遍,可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依然牢牢与户籍挂钩,体现出典型的诸侯经济特征。另一方面,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南部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补齐市场设施“硬缺口”和规则“软短板”,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市场潜力,推动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以自身最大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挑战,必然成为高层决策者的优先选择。

Ø 四大关键词解读

《意见》内容丰富,全文由八大部分三十条组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广大地方国企而言,其中关于统一市场、区域发展、数字经济和人才流动四大关键词相关内容的表述,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一:统一市场

《意见》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核心诉求是“畅通流动”,破除地区间“诸侯割据”、各自为政搞地方小循环,让城市、城镇之间“血脉”畅通运行,打通各种“栓塞”,破除行政藩篱。对地方国资来说可能意味着,一方面,过度依赖于地方资源与行政垄断的部分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干脆靠地方保护和财政补贴生存的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倒逼这类企业跳出当前的“发展舒适区”,直面全国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必将随之上升,对于借助地方保护的区域品牌来说,其市场空间将面临挤压。

关键词二:区域发展

《意见》要求,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用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方式淡化、缓解诸侯经济割据、恶性竞争、环境污染等问题,形成资源禀赋决定、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结构。实际上,在2019年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就指出要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对各地方来说,长期将趋向于形成以主体功能区为特征、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即要素禀赋决定各地产业链优势;在产业布局上,明确各地的产业重点和发展重心,尤其要防止利用政策抢资源、抢企业、抢项目的现象,不利于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与产业链,避免造成政策资源的严重浪费。

关键词三:数字经济

《意见》强调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和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包括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等切实举措。其中,“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是首次在此类重要文件中提出,对数字经济未来支撑统一大市场建设给予较高的期待。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正在打破各种市场壁垒和藩篱,推动形成网络化市场结构,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革命性意义。也意味着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长期发展机遇,无论是要素、商品还是企业,要实现共用规则、统一监管、公开透明,首先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微观数据联通,才能够追溯以及简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的协作流程,降低企业面临的制度交易成本。

关键词四:人才流动

《意见》指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必将形成一个加速机制。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曾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人地钱挂钩、以人定地、钱随人走制度。在人口流动更为通畅的背景下,人地钱挂钩将会进一步具备合理性,就是可以由新增人口决定用地指标、财政转移支付等,这会对于地方财政、地方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Ø 地方国企需要做些什么

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主要市场主体,是地方政府保障区域经济社会运转的主力军和地方政府培育产业的重要抓手,应顺势而为,把握建设统一大市场蕴含的发展机遇,直面未来可能遇到的巨大挑战。未雨绸缪,重新审视发展定位,强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深改培育人才沃土,引领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差异化定位。《意见》提出各地区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防灾避险能力等因素,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鉴于地方资源禀赋的先天差异,因地制宜,地方国企应立足本地原有产业生态,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既要维护好已有的基本盘,又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创新产品和发展模式,借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实现复制”“辐射的快速扩张。

2.走出去发展。地方国企应抓住建设统一大市场中区域发展契机,整合利用区域资源。一方面,扩大开放合作范围,加强与央企、省企的沟通对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共设基金,精准投资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区域协同项目,发挥地方国企产业经营优势,加快建立开放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力争在区域市场上协同实现要素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推动走出去战略布局,拓展新发展空间。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走出区域市场,通过战略重组、专业化整合及双向混改,与央企和区域专精特新小巨人深度合作,严格按要素效率构建产业链条。

3数字化创新。地方国企应着眼未来,借力建设统一大市场契机,牢固树立数据即资产理念,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以改革推动产业数字化,以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化,在数字化赋能主业发展方面创新突破,在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化改革。重点从战略导向、流程再造、业务升级、转化融合等方面,系统规划、持续优化公司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借助数字化赋能业务运营,规划建设实时化、可视化的智慧园区,推广应用BIM等智能工具提升全过程咨询数字化服务水平;夯实管理基础、挖掘创新场景,推进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全面推动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构筑数字竞争优势。

4.“筑巢式引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将为人才跨区域流动扫除障碍、打通堵点,困扰地方国企多年的高端专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终将缓解。地方国企要有紧迫感,未雨绸缪,深化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构建战略人才管理体系,激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人才引进塑造良好环境,为人才成长培育沃土。通过深化改革,重点在市场化薪酬、差异化分配、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等方面,有效突破、落地实施;同时配套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多元化中长期激励机制,以平台吸引人才,以发展培养人才,以分享留住人才,筑巢引凤,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注:原创稿件,仅供参考,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