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参考-第6期

发布日期:2022.08.05 浏览量:

经济信息参考



(第6期)


编辑:王永男        战略投资中心      2022年8月6日




目  

一、政策动向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2.财政部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

3.国家明确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

4.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

二、产业咨讯

1.三部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山东省政府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济南启动招商引资“九大行动”

4.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新规施行

5.世界首个实用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投用

三、他山之石

上海城投:领跑改革 激活发展动力

四、专题解读

728政治局会议八大重点解读


一、政策动向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来源:新华网)

2.财政部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

8月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通知》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发现的收支管理不规范、资产风险分类不实、核销后管理不到位、境外资产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从四方面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强化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一是规范金融企业收支管理,夯实财务基础,促进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金融资产管理,维护金融债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压实金融企业主体责任,准确实施会计核算,真实完整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四是财政部门要积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有效维护所有者权益。(来源:财政部网站)

3.国家明确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以附件形式发布。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包括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6个指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包括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研发费用总额、研发强度、营业收入等基本条件,并从专、精、特、新四方面设置1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围绕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共六个方面,分别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4.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实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目标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转型,设施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出4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四是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来源:住建部网站)

5.《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济南将通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新增法人金融机构5家、金融机构一级分支机构30家、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30家以上;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突破100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企业突破500家,成功打造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要素交易平台;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数字经济总规模占GDP比重达到52%。

为实现上述目标,济南将建立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全力争取国家支持在济南设立科创金融专营银行、外资证券公司、再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持牌专业子公司,填补相关领域法人金融机构空白;拓宽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纳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多渠道发债融资,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拓展业务范围,设立“齐鲁科创板”,健全未上市科技公司股权集中托管、质押、转让等配套制度。(来源:澎湃新闻)

二、产业咨讯

1.三部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铜、铝、铅、锌、镍、钴、锂、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来源:中国经济网)

2.山东省政府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1日,宁德时代在济南与山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济宁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及换电网络投资协议书,各方将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有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换电及储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招引培育上下游配套产业,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船舶电动化,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新业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来源:财联社)

3.济南启动招商引资“九大行动”

8月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开展招商引资“九大行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济南将实行“顶格”招商,每年至少吸引30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项目落户园区。各区县需每年至少新吸引1家央企区域总部。2022—2024年,济南全市实际使用内资年均增长15%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到15%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至70%以上,力争培育1至3个1000亿级、2至4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来源:济南日报)

4.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新规施行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通知》明确,提高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建设工程进度款支付应不低于已完成工程价款的80%;同时,在确保不超出工程总概(预)算以及工程决(结)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除按合同约定保留不超过工程价款总额3%的质量保证金外,进度款支付比例可由发承包双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在结算过程中,若发生进度款支付超出实际已完成工程价款的情况,承包单位应按规定在结算后30日内向发包单位返还多收到的工程进度款。(来源:住建部网站)

5.世界首个实用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投用

8月1日,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含氢能的零碳多能源供需系统的实用化和规模化示范应用。项目由能源站主体、制氢储氢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水介质储冷储热系统、浅层地热井群等组成,室内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该项目利用榆林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清洁电力供应;富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槽将水中的氢提取并存储起来,加上榆林氢能供应链生产的氢,通过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化学反应,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热能通过热泵可转化为冷能,配合储热(冷)水设施,为建筑供应日常用电、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项目还因地制宜,利用榆林的浅层地热井资源作为供热来源之一,实现余热的跨季节存储。(来源:澎湃新闻)

三、他山之石

上海城投:领跑改革 激活发展动力

2022年是上海城投成立30周年。30年来上海城投出色发挥了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历史作用,确保了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安全运行,成功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建设、运营大型企业集团转型。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逾1.2万家各类城投公司,上海城投的资产总量始终占据全国前三。与全国绝大部分城投公司相比,上海城投早已走过了政府的融资平台和建设单位阶段,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能够进入实体化、产业化运作的城投类企业,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集投融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上海城投的转型和发展有赖于及时把握几次大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顺应改革趋势,用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催生改革。过去三十年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上海城投的诞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产物,上海城投的转型发展是与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紧密结合的成果,上海城投的成长壮大是与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深度相融的结晶。

纵观过去三十年,城投经历的创设、重组、整合、收购、剥离和管理创新数不胜数,例如上海城投成立(1992),浦东自来水国际招商(2002),以中环线工程为代表的城投投资与建设管理体制确立(2003),市政公用行业国资国企改革(2005),上市公司历次资本运作(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环境与置业资产注入、2014年引进战略投资者、2017年吸收合并B股公司同时环境企业分立上市),以“四化”改革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立(2014、2017)和城投兴港集团的组建(2019),这些重大改革对企业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这几次改革,有的是受国家改革大政等的推动,有的是受行业发展的影响,还有的是主动加压、自我革命的结果。每一次改革都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每一次改革都是脱胎换骨,扫清城投发展中体制机制的障碍,都能促使城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找到更高的目标。伴随这些改革的推进,城投完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城市转型发展、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三大改革逻辑

逻辑就是力量,改革的逻辑就是改革的力量。所以,有必要梳理城投改革的逻辑,厘清城投发展的主线,明确城投未来发展的方向。总体来说,城投的改革符合了三大规律,即行业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的规律、城市发展的规律。

首先,城投改革符合了行业的发展规律。上海城投所处的行业是城市建设与市政公用行业。在上海城投及其前身上海市城建基金会成立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世界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行业掀起了一波市场化改革的浪潮。核心是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转由企业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投资,并对基础设施承担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行业发展的这个基本规律一直持续到现在。

1988年,为了对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的中央和地方投资行为进行管理,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提出了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度,保证重点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基本建设基金与财政费用分开,实行专款专用。也就是在同一年,上海率先成立城市建设基金会,将建设财政和吃饭财政分开,筹集各类城市建设规费进行投资。但是,城建基金会不是企业,对基础设施投资只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法借助杠抨撬动社会资金,难以满足当时城市建设资金的“井喷”需求,所以上海城投总公司应运而生。

上海城投成立之后,在短短的十年内,为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和融资1200亿元,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半壁江山。所以,上海城投的横空出世,本身就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全国而言有强大的示范意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的城投模式就是由此而来。

虽然上海城投在成立之后的十年内筹措到了巨量资金,但同时也暴露出三方面问题。一是缺乏合适的还贷机制,对上海城投而言,投资基础设施只有资金投入没有资金产出,产生的收益还是留在运营企业和行业局内,这也是上海城投当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作为单一的融资平台,而不是真正的投资者,上海城投没有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资金使用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三是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混杂。根据城投成立时的方案设计,上海城投可以通过一定的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动迁房以及其他经营性业务所获得的收益补充城建资金,但是运作下来实际情况是经营性业务收益非常有限,用于补贴公益性业务尚远远不够,无法开展进一步的有效投资;另一方面,由于有了经营收益,政府减少了对公益性业务的补贴。

2000年,上海市政府为了降低上海城投的资产负债率,实行上海城建资金筹措与管理的“1+3”体制,并开展多元化融资,在城建系统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改革,逐步向先进的项目管理转变,推行代建制和项目法人制。2002年起,上海逐步改变政府部门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管理“大包大揽”。在这一背景下,2003年,上海城投抓住机遇,与地产集团共同组建中环线公司,首次以项目法人的身份,在政府授权的范围内负责中环线项目的资金筹措、投资控制,建立还贷机制,参与工程施工。通过中环线、新江湾城开发和苏州河二期三期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上海城投建立了自身的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团队,逐步确定了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地位,完成了从融资平台到建设主体的转变。

2003年以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全面建立,上海城投的国有资产出资人管理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在全面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大背景下,2005年3月,原隶属于市水务局的18家企事业单位划归城投公司。2006年2月,原隶属于市容环卫局的上海环境集团整建制划转城投公司。供排水企业和环境集团整建制划归,意味着上海城投从此有了城市基础设施运营保障功能。上海城投从单纯地完成市政领域重大工程的投资建设任务,到全面承担起水务、环境领域的经营管理,资产结构更为合理,运作模式更为健全,企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结合中环线、新江湾城等项目,上海城投形成了路桥、水务、环境、置地四大业务板块。上海城投发展成为集政府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和城市安全运营主体于一身的政府投资公司。

其次,城投改革符合了企业的发展规律。从政府性投资公司定位出发的上海城投,在成立的第一个五年里,筹措了400亿元的城市建设资金,建成了杨浦大桥、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沪宁高速、徐浦大桥、沪闵高架一期、延安路高架东西段等一批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城投公司作为专业性投资公司的融资功能得以充分锻造。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拓展、充实和强化城投公司的功能。上海城投自身也在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城投总公司成立五年后的1997年,市政府决定将319亿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国有资产,以授权经营方式注入城投公司,提高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授权以后,城投公司授权经营的资产包括全资子公司9家,控股、参股公司26家,其中包括原水股份、凌桥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三年后,两家上市公司也划归市城投总公司。2001年,为支持申通地铁建设,凌桥股份从上海城投划转至申通集团。城投集团唯有全力打造原水股份,用好上市公司资源,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为城投公司更好地发挥原水股份这家上市公司作用创造了条件。2008年,上海城投对原水股份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旗下的环境集团和上海城投置地注入,股票更名为“城投控股”,上海城投成功地将经营性资产实现了借壳上市。2010年,公司再次实施资产置换,将闵行自来水公司和黄浦江原水系统置出,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了房地产、环境和股权投资。有了上市公司的协同策应,上海城投可以将在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业务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又可以投入到公益性任务中,进一步提升了城投经营性业务的规模和对公益性业务的反哺效应,上海城投从此可以双轮驱动,持续发展。

从2003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上海城投通过改革、转型和发展,为上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确立了作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三大主体”地位,形成了稳定的投融资和还贷机制。随着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城投认识到,政府融资平台模式难以持续:一且上海城投失去政府融资功能,那么在上海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就会受较大影响。另外,此时上海的城市建设高峰期已过,“城投向何处去”成为城投上下绕不过去的问题。经过审慎思考,城投上下取得共识:一是城投已经形成中环线、青草沙水库、长江隧桥、上海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的经验,在融资模式、区域开发方面不断突破创新;二是城投应该走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应该向上海埠外拓展、以更加市场化方式发展。

市场化的前提是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正如一个拳头,捏起来打出去才有力。而此时城投上下同业同构,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各行业板块内部资源比较分散。所以,首先要解决资源整合问题,要进行“集团化”改造。2013年9月,上海城投启动“集团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明确总公司与下属专业板块的职责分工,总公司的定位是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2014年,先后成立城投公路集团、城投水务集团、城投资产集团,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委市府“国资改革20条意见”的精神,将上海城投从国有独资企业改制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定为“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城投集团)。与此同时,在战略上,上海城投将自身“三个主体”定位转为更加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性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年11月28日,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著名的“43号文”,明确要求剥离政府融资平台功能。其后的几年里,全国的城投类公司都在苦苦寻找出路,唯有上海城投已经率先完成了集团化改革,再一次证明了上海城投确实是城投行业的“改革先锋”。25年的实践表明,集团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是提升城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大的城投是承担上海“两个确保”任务的有力保障。

2017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宏伟的规划目标,上海城投启动了“四化”改革,即集团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四化”不仅是在“三化”改革的基础上加了“国际化”,并且是将“三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在“集团化”方面,从原先的板块垂直管理模式调整到按投资、建设、运营、市场等横向链式管理;强化集团总部战略决策、运营协调、资源配置、风险管控四大功能;强化基层党建,创建集团上下积极奋发有为的文化氛围;建立各种规范、制度和标准,统一集团管理手势。在“市场化”方面,建立了全面预算制度,并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在“专业化”方面,推动集团“两个确保”向两端延伸,跨前一步向项目策源延伸,跨后一步向运营、服务和数字化延伸。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城投研究总院,推进了城投集团数字化转型。在“国际化”方面,启动“两高”“两最”国际对标,推行精细化管理,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并开展深度的战略合作。集团的战略定位提升为“卓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城投的市政公用事业板块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上海城投深入推进“四化”改革的同时,2016年12月,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2017年3月31日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从城投控股分立上市。此举解决了城投控股中最具有前景的环境类业务单独上市的问题。从此以后,上海城投在中国主板市场有两个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进一步打开。

第三,城投改革符合了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的需求就是上海城投改革的需求,上海城投的改革规律也高度契合了上海城市的发展规律。上海城投在发展的第一阶段,最大程度满足了城市建设对资金的渴求,填补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十年间“再造一个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初具规模,上海1999年举行Fortune财富全球论坛,2001年举行中国APEC峰会,2002年底成功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世界对上海开始投以关注的目光。上海城投发展的第二阶段,通过改革得以成功向“三个主体”转型,满足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从“欠账”向“升级”转换的需求。短短的十多年内,上海城投在交通、水务、环境和内河等方面助力上海构建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有力地保障了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

在上海城投发展的第三阶段,上海进入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时期。大量的存量基础设施需要以“管”带“建”,作为基础设施资产的所有者、运营者和建设者,更有条件“跨前一步”,通过策划引领规划,使投资建设更精准、更高效,城投研究总院应运而生。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城市建设更加韧性、低碳、友好。

全球城市离不开与全球城市网络的联系和协同。全球城市的新城建设与开发是今后上海发展的主题之一。借势国资国企服务“三大任务和一大平台”的东风,2019年,上海城投率先与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城投兴港集团,将城投在上海中心城区近30年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向新城溢出。2020年8月,新片区管委会将城投兴港认定为临港新片区功能性开发平台。积极主动参与新片区建设,不仅满足了上海的发展需求,更是唤起了上海城投迈开脚步、走向更大市场空间的雄心与决心。

2.新时代,新起点

经过30年的洗礼,从城建基金会、城投总公司到现在的城投集团。市场化的方向更加明确、条件更加完备,城投未来进一步改革转型发展有赖于企业的内驱力和行动力。

从整个城投集团“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过程和2021年的执行情况来看,企业的文化氛围已经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向市场找出路、问市场寻发展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了市场化的基础和工具,在数字化、低碳化、大消费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引领下,城投及其下属企业的传统业务和新经济、新技术相结合,将不断拓展产业链和业务链、孕育新观念、产生新业态、形成新模式、催生新机制、孵化新技术、发现新市场。(来源:上海城投)

 

四、专题解读

728政治局会议八大重点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每个季度的政治局会议都是中央对季度经济运行的定调,以及宏观政策、微观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行调整指导的窗口,是季度经济工作的风向标,国家季度的“BP”(商业计划书),对下一个季度的经济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外,7月底所召开的年中政治局会议更是具有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定基调往往会持续到年底。

二季度,中国经济在内部新一轮疫情冲击,外部地缘经济分裂和全球高通胀的复杂严峻发展环境之下,通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方式,努力使经济运行回归正常轨道,守住了不失速的底线(即不出现负增长)。

但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此次年中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尤为重要。

而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当下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包括:疫情防控是否坚持“动态清零”?5.5%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否下调?下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宏观财政与货币政策力度是否加大?房地产、平台经济等后续政策取向?

1.后续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在经济形势判断部分,首先,会议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这是对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大环境的总体判断,困难讲透。

其次,会议认为“我们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国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这是对上半年疫情防控与经济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成绩讲足。

最后,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明确后续经济工作,即便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仍要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的要求。

在后续经济工作总基调部分,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大核心,便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总要求。

在后续经济工作目标部分,会议强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此外,会议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我们认为,首先,虽实现全年5.5%的预期目标增速难度较大,但并未明确放弃,主要是因当前经济仅实现了环比修复,并未实现完全复苏,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稳经济仍需各方面保持紧迫感,付出艰苦努力,绝不可掉以轻心,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而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预期目标。其次,全年经济增速“保4争5”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应有之义。最后,稳就业和稳物价则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关于疫情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动态清零

今年以来,新一轮疫情多点散发与防疫措施升级,毫无疑问是经济稳增长的最大制约项。大量市场主体因疫情反复且防疫措施升级,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受阻,从而造成发展的预期及信心持续转弱,这也是此次会议将疫情防控放在最前部分的原因。

会议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

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也清晰指出,“近期,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部分地区疫情外溢仍未完全阻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因地因势处置聚集性疫情,集中资源和力量快速扑灭,快速遏制本土疫情扩散蔓延”。

可见,坚持“动态清零”依旧是后续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的总方针、大前提,决不能松懈厌战。但在此前提下,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而不是一成不变。

此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也绝不是二选一的问题,各地方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坚决防止疫情防控单打一、一刀切,杜绝层层加码。

3.关于宏观政策: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此次会议在宏观政策部分明确要求,“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财政方面要求,“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方面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曾指出,“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

从当前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伴随着美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胀开始“暴力”加息缩表,全球总需求将开始大幅下降,海外供需缺口收窄,这也将对我国下半年出口形成一定的压制,稳增长的重心则落在了内需,也就是投资和消费。

二季度末经济实现环比修复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进行了补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基建投资发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过去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8%),稳住了经济大盘。但经济从环比修复到实现真正的复苏则需要私人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发力,即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发力,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

私人部门中居民消费是随着收入预期改变的,只有居民收入预期向好,居民才会增加消费。收入预期向好则需要企业实现投资发展,而企业实现投资发展的前提是具备发展的信心。所以,私人部门发力的大前提是企业具备发展的信心,信心越大,发力则越大,反之则反。

我们认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在合理适度的前提下,不会急于转弯,而是将更加精准有力,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将更加积极作为。后续政策操作的着力点应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向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转变,而当下宽信用中的重点便是私人部门使用货币,即民企融资发展、居民借款消费,这也是此次会议强调,“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的深意。

此外,倘若下半年发生超预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或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发展的预期与信心依旧较弱,经济内生性修复动能不足,货币政策仍有空间,总量工具依旧在政策工具箱之中,结构性政策也将持续发力。

4.关于稳物价: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上文讲到,“稳就业稳物价”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和能源安全既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稳物价的重心。

从通胀具体数据来看。首先,代表上游通胀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半年上涨7.7%。其中,一季度上涨8.7%,二季度上涨6.8%。分月看,尽管PPI环比有涨有降,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影响,同比涨幅持续回落。从长期来看,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能源和金属价格将持续高位波动,使国内相关行业价格维持高位。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带动煤炭及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持续回落。可预计,下半年上游通胀PPI将实现持续回落。

其次,代表下游通胀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半年上涨1.7%。其中,一季度上涨1.1%,二季度上涨2.3%。6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稳趋好,物流逐步畅通,CPI环比持平,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6月份同比涨幅扩大至2.5%。需要关注的是,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6%,降幅比上个月大幅收窄15.1个百分点,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食品价格涨幅或将持续扩大。可预计,伴随着上游部分原材料涨价效应的传导、新一轮猪周期启动,下半年CPI将实现温和上涨。此外,在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或将维持在1%左右。

6月CPI虽同比上涨达2.5%,但相比2%—5%的温和通胀区间上限还有较大的空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更是长期处于低位,这反应出内需中有效需求不足,尤其居民消费意愿长期较弱。我们认为,应在供给侧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同时,在需求侧适度提升对通胀的容忍度,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刺激有效需求力度,助力实体实现宽信用。

5.关于房地产:稳定房地产市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关于房地产后续的政策取向,也放在“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部分中,体现出当前房地产不仅是单个行业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虽然,今年房地产政策逐步放松,如全面房贷利率下调、限贷限购政策放松等,180多个省市地方因城施策出台了楼市松绑政策。但是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拿地、施工、竣工等数据依旧较弱。此外,近期多地的“停贷风波”使市场预期持续转弱,7月地产销售再次大幅下降。房地产是今年经济的严重拖累项,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而造成当前房地产现状的本质原因是,近几年在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时(如“三道红线”),房地产行业的各方参与者、市场主体逐渐形成了,“房地产是传统经济,有明显的发展弊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快速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应忍受住转型之痛”的认知偏差,忽略了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处。

本次会议在继续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提出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这是一个积极有为的政策信号,体现出稳地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可预计,在因城施策的大框架下,各地方将出台更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而保交楼、稳民生也是各地方政府责任,需要压实。

6.关于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会议指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平台经济是中国进入2000年互联网时代后的“科技房地产”,其占经济的比重、贡献的高端人才就业、以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房地产行业不相上下。但去年以来,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与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使市场产生“全面打击平台公司发展”的认知偏差。

首先,对平台经济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本质原因是,近几年因平台经济巨头们控制着巨大的流量、资本以及用户数据。在供给端,可以通过强大的资本实力,快速做出更加优化的商业模型,在需求端,可以通过源源不断的用户流量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将优化后的商业模型精准给到用户。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以下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在竞争中形成了对整个商业价值端的零和游戏,线上挤压线下,线上平台入驻后的销售费率等成本远高于线下经营成本;

第二,平台流量为王,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发,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第三,利用人性的弱点,创造出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的产品;

第四,通过“无底线”的用户数据采集,进行大数据杀熟,形成单方面独赢而非平台与消费者共赢的局面;

第五,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年轻从业者出现了996、007式的内卷;

第六,通过强大的资本与数据优势,跨行业垄断式发展,挤压行业内其他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

但是,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20多年间,平台经济巨头们靠自身不懈努力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工业时代较落后的商业地位逐步实现了赶超,同时培养了10亿网民,提升了整体的商业效率,解决了大量高端人才就业,扩大了中国经济的规模,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平台经济的带动。

所以,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政策意图是为了解决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同时使平台经济更为长期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指出,“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首先,是对平台经济所产生的认知偏差进行纠偏。其次,可预计,更多有利于平台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将逐步落地。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其中,重点是“发挥好平台经济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作用”,再次肯定了平台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重要作用。

预计,伴随着7月21日国家网信办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后,此轮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工作将完成。后续的工作重点将是在实施常态化监管的同时,更大力度的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7.关于市场主体: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会议要求,“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当前,经济虽实现了环比修复,但市场主体,尤其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并未完全恢复,这是下半年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核心“堵点”。因为,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所以,中小企业的问题并不仅是微观个体的问题,还是最大的宏观问题。

从具体数据来看,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6月录得50.2%,时隔四个月后重回扩张区间(2月50.2%、3月49.5%、4月47.4%、5月49.6%、6月50.2%),反映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经济整体实现环比修复。

但从大、中、小型企业PMI来看,6月大型企业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重返扩张区间,而小型企业在今年以来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1.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8.6%,虽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低于临界点。

此外,6月BCI(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录得42.9,虽比5月份的37.3有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仍大幅低于分水岭(50为指数的分水岭,以上为乐观,以下为悲观)。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也仅从5月的40.9小幅反弹至6月的44.3,同样低于分水岭。因BCI相比PMI更偏向民营中小型企业,是由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以算术平均的方式构成,这充分反映出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已持续发力恢复中小企业信心。建议各部门、各地方尽快打响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战”。首先,要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更加科学精准化;其次,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最后,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助企纾困存量政策,同时,以企业信心为政策着力点,研究出台超常规的增量政策,给予企业多方位的政策扶持,助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的“钥匙”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只要打赢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战”这最关键的一战,中小企业信心实现“V型反弹,中国经济当前环比修复的动能就会转化为更为强大复苏势能。

此次会议,单独提出了“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表明政策面的积极态度,是不允许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持续转弱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也应拾起发展信心,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

8.关于稳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从具体数据来看,虽然,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5%(前值5.9%),但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上升至19.3%(前值18.4%),屡创新高。此外,7月份破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将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稳就业的压力将会大幅增加。这也是会议中重点提到“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原因。

但是,市场微观行为往往滞后于宏观经济周期,失业同样如此。在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很多企业停工停产,但那时并不会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当经济逐步进入复苏,企业实现复工后,发现新增订单锐减,伴随着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便会下定决心裁员,这时失业率会大幅提升。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讲到,“1.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保住市场主体就能支撑稳就业、稳经济大盘”。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有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进而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打通落实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助等打包办理”。

下半年,相比于全年其他经济目标,最需要保住的目标是失业率在5.5%以内。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如果能够保住失业率目标,经济活动能正常运转,哪怕最终经济增速没有达到5.5%左右的全年目标,也是十分成功的。而中小企业贡献了市场中80%的就业,稳就业则首先要稳住中小企业,只要让中小企业具备充足的发展信心,就业岗位就会实现内生性的扩张。

整体而言,年中政治局会议清晰的释放了后续经济工作对实现稳中求进的强烈诉求,全面回应了市场的普遍关切。在稳中求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基调下,经济将加速从环比修复走向新一轮复苏期。(来源:经济观察报)

注:原创稿件,仅供参考,未经同意不得复制、转载及发布。